6月17日,在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作了主题报告,对我国创新药物发展战略与现状进行了阐述。
目前,很多跨国企业都面临研发投入过高、风险增大的窘境,动辄几十亿的投入难保不打水漂。反观中国,丰富的疾病资源和相对廉价的试验成本,令众多跨国企业垂涎,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国内制药企业坐拥这些优势,长久以来却难见好药面世,桑国卫院士也觉得惋惜。他认为,中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应抓住“十二五”发展契机,将我国的医药产业由大做强。
新药研发成本仅为国外1/25
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桑国卫说,
在即将出台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中,中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中药材的价格飞速上涨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年内将出台一系列的有关政策,以保障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障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年内将密集出台一批中药产业政策,包括年内必须完成的常用中药材国家收储,以及中药材流通方式的转变和中药材溯源制度等。另外,《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专项》作为一项重量级中药产业政策也将推出。
中药材的价格依旧处于上升势头,而中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等因素的制约。
来自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5月期间,中药材价格整体依旧呈现上升势头,
今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一直呈现上升势头,其中以资源量少的野生中药材为最。相比较去年,我国市场上的537种中药材,有84%都呈现涨价趋势,平均涨幅109%。专家表示,中药材的价格与气候和政策有极大的关系,而政府面对炒药价又没有作出相应的举措。
2011年1月至5月期间,中药材价格整体依旧呈现上升势头,今年4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所检测的537种药材中,有399种价格上涨。今年一季度以来,视品种而定,中药材价格平均涨幅为10%,最高涨幅达到400%,其中野生中药材因为资源量持续减少,涨势更为凶猛。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我们再来看一下2010年全年的数据,2010年,
“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将获中央财政下拨资金100亿元,配套资金300亿元。专项战略重点包括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新药技术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和国际合作项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就此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正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将突出自主创新和国家核心竞争力,让新药更新、大药更大、平台国际化,突破关键技术,培育大型企业。
重点针对10类重大疾病
创制资金2012年申报指南显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
为了保障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年内将密集出台一批中药产业政策,包括年内必须完成的常用中药材国家收储,以及中药材流通方式的转变和中药材溯源制度等。另外,《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专项》作为一项重量级中药产业政策也将推出。
中药材的价格依旧处于上升势头,而中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等因素的制约。
来自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5月期间,中药材价格整体依旧呈现上升势头,今年4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所检测的537种药材中,有399种价格上涨。今年一季度以来,中药材价格平均涨幅为10%,最高涨幅达到400%,其中野生中药材因为资源量持续减少,涨势更为凶猛
经过7年过渡期,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从5月1日起全面实施。根据这一指令,未经注册的中药将不得在欧盟市场上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据悉,在过渡期内没有一例中药成功通过注册,在欧盟取得作为药物的合法身份。中药国际化困境在这一事件中显现无遗。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达上百亿欧元,占世界植物药市场份额40%以上。中药没有取得植物药的合法身份意味着作为传统植物药的中药将无缘于这个市场。
早在2004年,欧盟出台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简称《指令》,要求来自中国或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植物药,按照规定程序注册,该《指令》还向企业提供了7年过渡期。
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怎样才能让中医药产业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牵头攻关的天津市“30个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与产业化”项目,不仅做大了天津市中药产业蛋糕,打响了“卫药”津产中药品牌,更让天津中药产业驶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而该校在攻关过程中探索出的产学研联盟新机制,使企业和科研院所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合作创新模式,为当地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这里刊发这篇文章,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对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有所借鉴。
2010年,天津市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品种从原来的2个增加到9个,养血清脑颗粒、血府逐瘀胶囊、血必净注射液、肾炎康复片
医药流通企业的胜负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覆盖的市场,拥有的资源、仓储、各种硬件措施等等。自2010年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医药流通行业就拉开了变革大幕。基本药物的集中采购配送,既给流通商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流通商业的规模、资金和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
尽管刚刚出台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下称《规划纲要》为医药流通商业带来了更大的蓝海,但要突破目前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成本高、效率低的发展窘境,还需要一段时间。一边是政府出台《规划纲要》,高呼提高行业集中度,完善药品流通体系;一边是国内大商业早已嗅到政策导向,提前开始进行全国布局,频频圈地。
近日,卫生部公布《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19603亿元,占GDP的4.9%。
以“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为总目标之一的新医改已进入收官年,但2010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和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按当年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了9.7%和9.0%。
新医改任务依旧艰巨。
个人支出逐年下降
卫生总费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标志一个国家整体对卫生领域的投入高低。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指标包括总费用量,政府、
“东莞人口超过1000万,这两年没有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证明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力部署,做出了成效。”昨日,副省长雷于蓝,省卫生厅党组书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元胜莅莞视察东莞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接待了雷于蓝一行,副市长邓志广陪同视察。
“东莞整治工作力度很大”
邓志广在汇报时表示,东莞成立了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协调小组,统一协调全市专项整治工作,并且开展了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打击违法经营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等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仅2010年东莞共对药品违规行为立案710宗,